2025年3月17日,法國核政策委員會(CPN)同意向法國電力集團(EDF)提供政府補貼貸款,以覆蓋6臺EPR-2機組建設項目至少一半的建設成本。
2022年2月,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宣布該國核能復興的時機已成熟,表示應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為在運核電廠延壽,并新建6臺EPR-2機組,同時保留未來增建8臺機組的選項。首批3對EPR-2機組計劃依次在龐里(Penly)、格拉夫林(Gravelines)和布熱(Bugey)廠址建設,預計2027年開工。6臺機組的初始預估成本為517億歐元(約合565億美元),2023年修正為674億歐元(約合736億美元)。2025年2月,法國能源部長馬克·費拉奇(Marc Ferracc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項目總成本將低于1000億歐元(約合1093億美元)。
法國核政策委員會強調(diào),首對EPR-2機組的投運時間已從原計劃的2035年推遲至2038年。EDF還成立了一個專項工作組,致力于將新核電機組的建設周期縮短至70個月。
法國核政策委員會在會議上審查了6臺EPR-2機組建設項目的主要融資和監(jiān)管原則,以及一份差價合同內(nèi)容。
法國政府稱,這一重要里程碑將使政府與EDF在未來幾周內(nèi)完成討論,并迅速啟動與歐盟委員會的磋商,以便EDF在2026年做出最終投資決定。法國核政策委員會要求EDF加強成本和時間控制,并在2025年底前提交具有約束力的成本和時間表估算。
法國核政策委員會還批準了旨在確保核燃料循環(huán)上游部分安全的行動計劃,特別是將為歐安諾(Orano)提供中長期鈾供應支持。關于乏燃料處理,委員會確認將繼續(xù)投資歐安諾在La Hague基地的下游活動升級計劃。該計劃包括新建乏燃料貯存池,預計2040年投入使用,以滿足現(xiàn)有核電機組及未來EPR-2機組的需求。
法國政府表示,這些設施將確保核電機組的正常運行,并在最佳經(jīng)濟和安全條件下繼續(xù)進行乏燃料后處理,鞏固法國在鈾循環(huán)所有工業(yè)階段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