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yè)協會官網
當前位置:
訪問量:
部門欄目訪問量:
智庫研究
把握好燃料首循環(huán)期間零非停的四大影響因素
時間:2024年10月16日 來源:《中國核能行業(yè)智庫叢書》(第七卷) 點擊量: 分享:

編者按:《中國核能行業(yè)智庫叢書》(第七卷)即將發(fā)行。叢書編輯部摘錄叢書中有關領導、專家對目前中國核能發(fā)展的新時期,提出的新觀點、新思想,并在協會官網和微信公眾號推送。如查看全文,請點擊文末“征訂鏈接”訂閱叢書第七卷(訂閱聯系電話:010-56971751)。


李連海:把握好燃料首循環(huán)期間零非停的四大影響因素

(摘錄)

在核電企業(yè),實現首次燃料循環(huán)期間的零非停是確保核電廠運行安全、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的重要目標。此目標的實現依賴于對設備故障導致非停、人因失誤導致非停、首循環(huán)特殊風險非停、生產管理體系的嚴格控制和管理。

首先,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是確保零非停運行的基石。一套全面的生產指標系統(tǒng)能夠提供運行狀態(tài)的即時反饋,為決策提供依據。然而,生產管理系統(tǒng)的不完善,如缺乏有效的指標監(jiān)控和反饋機制,可能導致運行問題的延遲識別和處理,增加故障風險。高效的消缺管理流程是維持設備性能和防止故障發(fā)展的關鍵。同時,生產管理系統(tǒng)若缺乏有效的值班和應急響應機制,則可能在緊急情況下找不到合適的處理人員,延誤問題解決,威脅到核電廠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其次,在核電廠首次燃料循環(huán)期間,設備故障導致的非計劃性停機主要可能受到設計階段審查不足、設備制造和安裝質量控制不嚴、重大設備保養(yǎng)忽視、分類分級消缺的不充分實施,以及調試項目覆蓋不全面和業(yè)主提前介入不足等關鍵因素的影響。初期設計審查的不充分埋下了后續(xù)調試和運行的隱患。在設備制造和安裝過程中,對質量控制的忽視直接影響到核電廠的運行狀況,缺乏對設備性能和結構的深入了解加大了運行風險。此外,關鍵設備在安裝和調試階段如果未進行適當保養(yǎng),將導致性能降級,增加故障風險,特別是在堆芯裝載核燃料組件后的深度介入不足,可能導致對機組運行特性和潛在缺陷的理解不足,進而影響對潛在問題的及時響應和有效管理。這些因素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影響核電廠首循環(huán)零非停目標實現的復雜挑戰(zhàn)。

再次,人因失誤在避免核電廠非計劃停機中占據著核心位置,其中,構建和維護堅實的核安全文化是防止操作失誤的關鍵。這要求通過全方位的教育培訓及日常細致管理不斷深化和強化核安全文化。同時,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運行環(huán)境,風險管理體系的設計和執(zhí)行必須具備足夠的靈活性和即時響應能力。例如,將新的操作條件或工藝流程變更納入運行策略,可提高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進一步的員工行為習慣需要在持續(xù)監(jiān)督和積極激勵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形成有益于安全生產的正面反饋機制。至關重要的是,高質量運行文件對于指導安全操作不可或缺。這些文件不僅需要精確無誤,還要保持最新狀態(tài),以確保操作人員能夠正確執(zhí)行每一項操作。

最后,面對首次燃料循環(huán)期間的獨特風險,尤其需要關注燃料完整性損傷、冷卻系統(tǒng)水質的偏離及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這三個關鍵領域。確保燃料的完整性是預防放射性物質泄漏最重要的措施。此外,對冷卻系統(tǒng)水質進行精確地監(jiān)控,對維持核反應過程的穩(wěn)定至關重要。同時,對儀控系統(tǒng)潛在的網絡風暴進行有效的預防和及時干預,可以避免控制系統(tǒng)可能出現的失效的情況。(作者文章被評為第七卷優(yōu)秀作品)

(作者:李連海,張祥貴,武文奇,董坤)

第一作者簡介:

李連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核電首席專家、江蘇核電副總經理。長期從事機組運行管理工作,具有 VVER 機組和M310 機組雙機型高級操縱員執(zhí)照,帶領團隊取得田灣核電站5、6號機組首循環(huán)“零非停”的良好運行紀錄并刷新同類機型首次大修最短工期紀錄。曾獲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核集團科學技術獎、江蘇省知識型職工標兵等獎項和榮譽稱號。


如查看全文,請點擊下方鏈接訂閱智庫叢書第七卷

關于征訂《中國核能行業(yè)智庫叢書》(第七卷)的通知_中國核能行業(yè)協會 (china-nea.cn)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