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fā)機構29日宣布,由于要滿足新安全標準所需投資過大,日本將廢棄國內首座核燃料再處理工廠——東海再處理設施。
東海再處理設施從核反應堆使用過的乏燃料中提取钚,以實現(xiàn)核燃料循環(huán)利用。這一設施1971年動工,1977年首次提取钚,1981年開始正式運轉。迄今為止,它已對日本各電力公司的約1100燃料進行了再處理,但在2006為商用反應堆再處理的工作。
此前,東海再處理設施還對日本的高級熱中子反應堆“普賢”號使用過的钚鈾混合氧化物(MOX)燃料進行了再處理,并且為日本核燃料公司位于青森縣六所村的再處理工廠提供了技術。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事故后,日本原子能規(guī)制委員會在2013新的核設施安全標準。原子能研究開發(fā)機構認為,滿足新安全標準需要花費1000,負擔過重,所以決定廢棄該設施。
原子能研究開發(fā)機構表示,東海再處理設施承擔的研究開發(fā)使命已基本結束,該機構準備將剩余的尚未處理的約110混合氧化物交由法國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