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官網
當前位置:
>
訪問量:
國際核新聞
韓國核廢料處理廠完成第一階段建設
時間:2014年07月16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擊量: 分享:
    7月13日,韓國原子力管理公團表示,位于慶尚北道慶州市陽北面奉吉里的核廢料處理場完成第一階段建設,只待有關部門驗收。

  據(jù)報道,第一階段工程是在地下80-130米深處建設6個處理放射性核廢料的核心設置——處置庫。處置庫為直徑30米、高50米的混凝土結構,可抵抗6.5級地震。

  另外,為了進入處置庫而建設的地下通道和地上配套設施也已建成。地下通道分三部分,包括用于運輸放射性核廢料的1415米長的通道、用于運輸各種建筑設備的1950米長的通道、以及連接上述兩個通道的裝卸通道。

  一般在核電廠使用的工作服、手套和其他零部件含有的放射性物質較少,屬于“中低放射性核廢料”,慶州核廢料處理廠處置庫將用于存儲這些核廢料。

  據(jù)報道,隨著第一階段工程完工,慶州核廢料處理廠可處理10萬桶核廢料。2010年12月,該處理場的地上核廢料接收設施完成建設后,從韓蔚核電站和月城核電站運來的中低放射性核廢料已達1536桶。

  原子力環(huán)境公團于2008年8月啟動慶州核廢料處理廠建設,第一階段工程耗時6年。由于其安全性引發(fā)爭議,第一階段工程曾被中斷2次。據(jù)公團介紹,一般的處理場地下通道各有出口和入口,而慶州核廢料處理廠地下通道將出口和入口合二為一,因此施工時間延長。

  另外,在挖掘過程中有地下水滲出,因此開展排水作業(yè)也花了不少時間。對于放射性元素隨地下水擴散的擔憂,公團方面表示,會切實做好管理工作,不會有安全問題。

  公團有關人士還介紹說,為了避免處置庫出現(xiàn)裂縫已進行了加固,在核廢料處理結束后會將處置庫的剩余空間用石頭填滿,之后用混挺土將入口封死。處置庫被密封后,核廢料處理廠周邊的放射性物泄露量會保持在0.01毫希沃特以下,這是人體可承受量的百分之一。

  另一方面,為了啟動第二階段工程,公團在向當?shù)鼐用衽e辦說明會。據(jù)悉,第二階段工程完工后,慶州核廢料處理廠的處理量可增加12.5萬桶。公團計劃第二階段工程挖地30米,建設隔離設施,打造淺層處理廠。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