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在4號反應堆的1層到處都是被炸的扭曲的管道和崩塌下來的瓦礫,儼然一片廢墟。東電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里保持了事故當時的原狀。
2013年11月完成的燃料棒取出設備的內(nèi)部就在5層。燃料池上配備了取料起重機運行的報警裝置,儼如井井有條的工廠。起重機作業(yè)臺上面有5名身穿防護衣的工作人員有的通過計算機時刻監(jiān)控反應堆內(nèi)部情況,有的探出身子觀測水面情況,有的將取出的燃料裝入核廢料運輸容器。
從燃料儲藏池取出燃料的工作進展順利,已完成全部使用過的以及未使用的共計352立方體的轉(zhuǎn)移工作。 從地下半層到地下1層的臺階上目前還積有大量紅棕色的污水,據(jù)負責人透露,這些污水是海嘯帶來的海水、地下水、3號反應堆內(nèi)部的冷卻水混合而成。周圍的放射量達每小時10微西弗,據(jù)悉,在這里待上四天所遭受的輻射量就能超過1毫西弗,即一個人一年中所能接受的最大輻射量。
地下一層被稱作“環(huán)面室”,儲存容器下方是面包圈型的壓力控制室。壓力控制室的周長大約是125米,從上方俯視能夠看見,壓力控制室的大半部分都被污水浸泡著。與一號反應堆相同,東電公司正在檢查壓力控制室的損壞程度,但是由于處在黑暗中,作業(yè)難度很大。
目前,收尾工作已進入尾聲。在4號反應堆附近正在進行建造“凍土防水墻”的驗證試驗。如果試驗成功,將會阻斷流入1-4號反應堆的地下水,對于水污染的防治將會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實習編譯:王思宇 審稿: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