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官網
當前位置:
>
訪問量:
國際核新聞
福島核電站困難而危險的任務:轉移燃料棒
時間:2013年11月20日 來源:人民網 點擊量: 分享:
    日本媒體19日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8日晚宣布,當天下午開始從福島第一核電站乏燃料池內取出燃料棒,這是自2011年3月福島核泄漏事故以來,首次從已確定報廢機組的乏燃料池中取出燃料棒,這是被媒體認定為“最困難而危險的任務”。目前作業(yè)由6人一組,每兩小時輪班一次,以盡量減少遭輻射。

  日前,日本政府決定融資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0億元),作為清污工程費用。日本專家及官員都希望在三四十年內“能解決問題”。但長期在日本進行學術研究的日本企業(yè)(中國)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日本《朝日時代》周刊和《東洋經濟周刊》專欄作家陳言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認為:核垃圾的最終處理,需要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危險清污行動令人驚心

  2萬億清污費只是起步價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8日晚些時候宣布,當天下午開始從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的乏燃料池內取出燃料棒。

  乏燃料是核電站使用過的核燃料,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的乏燃料池內,除存有1331根乏燃料棒外,還有202根未使用過的燃料棒。作業(yè)過程中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在利用吊車吊運容器時出現(xiàn)墜落并導致放射性物質泄漏,屆時燃料周圍將出現(xiàn)極高的放射線量,工作人員要迅速避難,然后通過遙控操作吊車,在容器周圍堆積金屬制的遮蔽物以遮擋放射線,然后再回收容器。

  核污清理工程浩繁,日本計劃融資2萬億日元的清污費。

  日本政府融資2萬億日元(100日元約合6元人民幣)的清污費簡單說就是“廢爐”費。福島核電站的中心是核反應堆,其外形像一個爐子,日本也稱“核反應爐”。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后,震壞了核反應堆,日本政府一直未在公開場合承認是地震震壞了反應堆,只承認海嘯造成斷電,最后發(fā)生了核電站事故。

  拆除福島核電站已經報廢的核反應堆到底需要多少費用,日本一直沒有公開具體金額。2萬億日元是現(xiàn)階段一個說法,今后隨著進入核電站具體展開作業(yè)后,最終會花費多少費用還難估料。一些日本專家認為應該在7萬億日元左右。也有估價更高的。日本電力公司是沒有備好這個“備用金”的,但讓日本政府出這個錢也非常的困難。目前有種方案是,考慮通過追加新稅的方法來解決費用問題。

  日本政府內心明了最終需要多少費用,但又憂慮把賬單亮出來的話會招來各種議論?,F(xiàn)在選取的方法是,先說一個較小的費用,讓日本國民覺得能夠接受,今后再逐步把費用內容公開,讓國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費用。這是日本政府目前無奈的選擇。

  背景

  三四十年結案是美好愿望

  需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戰(zhàn)斗

  根據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2011年12月公布的方案,福島第一核電站4個反應堆將在30至40年內完成報廢工作。其中,第一階段研究取出燃料的方法;第二階段是在兩年內取出1號至4號機組乏燃料池中的燃料,并在10年內開始回收1號至3號機組反應堆內的熔毀燃料,4號機組的反應堆內沒有核燃料,預計20年至25年內完成這一作業(yè);隨后再拆除相關設施。

  日本專家及日本官員都認為或者說希望用30到40年的時間完成清污。

  認識福島核電站核污染的清理問題,一定要認識日本的核廢料的處理問題。日本面積并不是很大,不能像美國那樣找個地方存放大量的核廢料。但日本也并不是一點空余土地都沒有,也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于存放。

  但是,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日本的土地是私人的。核廢料的半衰期大概在2.4萬年左右,完全消失影響需5萬年左右。如此,日本愿意出讓自家土地的人估計不多。這樣的話,廢爐后的各種垃圾該存放在什么地方?可以說,日本目前根本找不到。

  如果找不到一個存放核污染垃圾的地方,清理工作也就不是簡單地用30年到40年能處理完的,也許就是5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了。50年基本是兩代人的時間,而核垃圾的最終處理,估計要用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看一下旁例:前蘇聯(lián)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在1986年發(fā)生事故后,蘇聯(lián)政府用了很大的氣力去處理,但快30年了,人們未見到有明顯的效果。日本政府和低效的前蘇聯(lián)也不一樣,福島核電站又處于居民較多的地方,日本會努力去處理,國際社會也會盡最大可能去協(xié)助,但即使技術上能完成清污,但處理完的核廢料也沒有地方堆放。日本的清污前景,讓人看不清。

  韓國禁止進口日本的水產

  污染會對中國海域產生影響嗎

  受福島第一核電站污染水問題的影響,韓國政府不久前下令全面禁止進口福島縣等日本8縣的水產品。日方提出韓國方面的舉動“缺乏科學依據”,要求韓國“解除禁令”。但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日本災民仍未回家,日本也有教授在媒體呼吁民眾“勿返福島”。

  中國很多民眾也擔憂福島核電站污染水是否會對中國海域產生影響。中國國家海洋局上月發(fā)布的監(jiān)測結果是:日本福島東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海水中銫-137、銫-134和鍶-90活度水平較2012年有所上升,該海域仍受到核泄漏事故“顯著影響”,但中國管轄海域“尚未”受到核泄漏事故影響。

  但“尚未”不意味著“永遠”。

  目前未見中國發(fā)布中國管轄海域受到污染的相關數(shù)據。如果沒有數(shù)據的話,人們只能相信是沒有問題了。但中國應該有相關對策。

  陳言認為會有影響,但需要用事實、數(shù)據說話。如果中國臨近日本的核電站發(fā)生了事故,估計日本媒體不會置之不理,不會像我們的輿論這樣平靜,日本政府也會向中國施加極大的壓力。他們不是簡單的用情緒性的語言來發(fā)泄什么,但會用很多的數(shù)據來說明核污染的情況。

  核電事故是需要人類共同應對的巨大災難。今后會有上百個核電站建設起來的,總數(shù)近千的核電站會在地球的各個地方運行。對福島核電站事故的處理,也該成為人類的共同經驗。中國應該積極參與福島核電站的事故處理,為人類共同的經驗積累發(fā)揮我們的作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