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官網
當前位置:
>
訪問量:
國際核新聞
IAEA專家首次考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海水監(jiān)測調查工作
時間:2013年11月08日 來源:國際在線 點擊量: 分享: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記者 王洋):7日上午,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專家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海域的海水監(jiān)測調查進行了視察。日本媒體稱,這是該機構專家首次對日本的海水監(jiān)測調查工作進行考察。

  據日本媒體報道,此次考察工作是在日本政府請求下所開展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的2名專家于6日抵達日本。7日上午,2名專家跟隨調查船出海,對調查人員在核電站周邊半徑15公里范圍海域內的11處監(jiān)測地點進行海水采樣分析等工作情況進行了考察。

  日本媒體指出,在外界對核污水泄露問題所造成的海洋污染日益擔心的背景下,國際原子能機構、希望通過此次調查把握實際情況。而日本政府則意在以此來提升外界對日方單獨開展的海水監(jiān)測調查的信賴。

  另據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6日在聯大就核污水泄露問題強調,“這無疑讓人們清楚認識到核事故的影響仍在持續(xù)”。天野還表示已經敦促日本制定長期的污水處理計劃與機制,并對日本政府決定提高對核事故處理的參與度表示肯定。

  自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重大核泄漏事故以來,日本政府為規(guī)避責任一直將核事故的善后處理交由東電公司來負責。但無論從核事故的嚴重程度,還是封堆作業(yè)所需的浩大工程來講,僅由一家電力公司來就負責明顯是有點“趕鴨子上架”。此后,由于善后處理過程中的停電等故障不斷頻現,日本媒體也揪心地把封堆作業(yè)比喻為“走鋼絲”。今年7月以來,核污水泄露問題開始顯現并不斷升級,東電公司顯然已經無法支撐。尤其是在核污水問題開始引發(fā)世界范圍關注后,日本政府也終于開始出面主導解決該問題。

  9月初,日本政府決定拿出47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的國家經費,出臺旨在“徹底解決”核污水問題的綜合措施。但當地輿論指出,日本政府不過是對迄今為止商討的應對措施進行了一番羅列,此舉目的更多是為了消除國際社會的擔心,核污水問題的解決仍遙遙無期。

  事實上核污水問題并非一日之寒,問題只不過是現在開始暴露了出來。但發(fā)生事故的反應堆就擺在那里,每天還需要通過不斷地注水冷卻才能保證情況不會再次惡化。再加上福島第一核電站靠海的地理位置和各種天氣原因,以及地下水的流動,每天產生的污水量可想而知。而日本政府此前“放任不理”的做法,更是為這一問題埋下了巨大隱患。

  現在,為了防止污水流入大海,就要想辦法堵漏,這反而又會造成污水量的急劇增加。據了解,目前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儲水罐總容量大約為41萬噸,已經接近飽和,情況十分危急。雖然東電公司仍在增設儲水罐,但明顯跟不上污水增加的速度。對此,東電公司負責人也坦言,按照目前的儲水罐增設計劃,核污水問題的解決“前景堪憂”。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