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官網(wǎng)
當前位置:
>
訪問量:
國際核新聞
日本核電污染水對策,防止地下水流入是關鍵
時間:2013年10月17日 來源:人民網(wǎng) 點擊量: 分享:

日本政府日前針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污染水對策制定了基本方針。關于防止地下水流入的方法,意見出現(xiàn)了分歧。

針對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放射性物質(zhì)的污染水泄漏問題,日本政府于9月3日制定了相關對策的基本方針。安倍晉三首相宣布,將改變完全委托東京電力的體制,采取相關對策。

安倍晉三首相9月3日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

每天流入1000噸

需要采取對策的污染水分為2種。一種是從山麓流入發(fā)電站用地的地下水。流入量1天高達1000噸。其中,400噸流入反應堆廠房,剩余600噸從廠房下方通過,流入海中。廠房地下設有被稱為“坑道”的配管隧道,積存有核電站事故之后產(chǎn)生的高濃度污染水。推測600噸中的一部分在接觸坑道和污染較嚴重的沿海土地之后流入海中。

另一種是用于冷卻反應堆的水。目前每天向1~3號機組整體注水約400噸。接觸到核燃料的冷卻水被放射性物質(zhì)污染,通過因堆芯熔毀而破損處泄漏到反應堆外。目前每天用水泵汲取400噸流入并積存在反應堆廠房等處的污染水,去除放射性物質(zhì)。除去銫之后,再利用可去除氚以外62種放射性物質(zhì)的多核素去除設備(通稱ALPS)進行處理。

處理過的水存儲在廠區(qū)內(nèi)的貯水罐中,并反復用于冷卻反應堆。含有去除的放射性物質(zhì)的高濃度污染水也儲存在罐中。不過,有些貯水罐是用螺栓固定,結構較為簡易,污染水會從這里泄漏。在8月已查明,從地面貯水罐區(qū)域,已經(jīng)有相當于1個25米泳池水量的300噸高濃度污染水泄漏到廠區(qū)內(nèi)。

每天流入廠房的400噸地下水也被污染。現(xiàn)在無法阻止地下水流入,污染水每天都在增加。日本政府今后需要采取措施,在防止地下水流入的同時,對冷卻水進行處理。

作為污染水對策,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針是“清除污染源”、“使水遠離污染源”及“防止污染水泄漏”。

東京電力8月開始著手在作為污染源之一的坑道中清除高濃度污染水。政府將投資150億日元,開發(fā)處理能力比ALPS高的多核素去除設備,將于2014年投入使用。為了防止地下水流入廠房,計劃今后通過山麓的水井等汲水。另外,還將凍結1~4號機組廠房周圍的土壤,以防止地下水流入。將投入320億日元,在2014年年底之前設置“陸地隔水墻”。

“無需擔心”對環(huán)境的影響

只要廠房中還殘留著核燃料,就會產(chǎn)生新的污染水。因此,今年11月開始從免于堆芯熔毀的4號機組水池中取出乏燃料。3號機組也預定在2015年上半年開始相關作業(yè)。

根據(jù)東京電力今年6月制定的計劃,取出反應堆內(nèi)核燃料的作業(yè),1、2號機組最早在2020年上半年、3號機組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進行。在那之前,必須對污染水進行妥善管理。

2020年夏季東京將舉辦奧運會。安倍晉三首相在申辦演說時曾表示“污染水不會對東京產(chǎn)生影響”。由于受到全球的關注,因此日本需要穩(wěn)步推行相關對策。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對海洋的影響。

日本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省資源能源廳核電站事故平息應對室室長新川達也解釋說:“雖然港灣內(nèi)的放射線濃度較高,但除此之外狀況較為穩(wěn)定。”

東京電力9月中旬實施的海水調(diào)查結果顯示,在港灣中,1~4號機組附近鍶等的濃度超過了日本原子能規(guī)制廳制定的法定濃度最大值。檢測出氚的含量為每升220~1500貝克勒爾(Bq),但低于每升6萬貝克勒爾的法定濃度最大值,以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規(guī)定的1萬貝克勒爾的飲用水指標。雖然現(xiàn)在有些場所依然能檢測到一百幾十貝克勒爾,但濃度已經(jīng)開始下降,比如在距離廠房較遠的觀測點已經(jīng)檢測不出。

調(diào)查用螺栓固定、結構較為簡易的貯水罐時的情形(左)。今后將換為密封性較高的焊接式罐(右)。

在港灣之外,日本海洋生物環(huán)境研究所目前正在距核電站半徑30公里之外的海域及更遠的外海進行調(diào)查。比如半衰期為30年的銫137,海生研稱:“2011年4月達到最大值,為每升190貝克勒爾。之后逐漸減少,目前濃度已經(jīng)恢復到與事故發(fā)生之前同等的水平。無須擔心對海洋及健康產(chǎn)生影響。”

海生研向原子能規(guī)制廳提交報告稱,近海海域32個觀測點今年5月~6月的銫137濃度為0.00061~0.021貝克勒爾。事故發(fā)生以前5年的平均值為0.0011~0.0024貝克勒爾,雖然檢測出相當于平均值10倍的濃度,但有些場所的結果已經(jīng)低于平均值。

如果政府的對策得到順利實施,似乎可以抑制污染水對大海的影響。不過依然存在許多課題。例如凍土式隔水墻的電力成本。形成這種隔水墻的方法是,在地下垂直埋入“凍結管”,在管內(nèi)循環(huán)零下40℃左右的冷卻材料,使周圍的土凍結。

日本某建筑企業(yè)高管指出:“凍結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凍結之后也需要啟動制冷機,防止平時流入的水使土地解凍。”向政府提出設置提案的日本清水建設公司及資源能源廳表示:“不便公布進行設置和維護管理所需的耗電量。”

此外,還建議提出了在地下水流入路徑中設置粘土及名為“板樁”的鐵板進行隔水的方法。資源能源廳介紹稱,雖然此舉可以抑制成本,但“需要在廠房附近運轉(zhuǎn)大型工程機械,施工人員受到輻射的風險較高。而埋入凍結管的作業(yè)能夠在可阻隔放射線的裝備中進行,因此風險較低。”

在考慮風險和成本的同時,采取多重對策似乎很重要。 (作者:馬場未希,日經(jīng)能源環(huán)境網(wǎng) 供稿)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wǎng)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